“這裡還是世金年会-官方体育与电竞娱乐平台实时赛事直播与竞猜界本來的樣子”(人與自然)
2025-10-04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登录,金年会注册,金年会app下载,在线体育投注,电竞投注平台,真人游戏平台,金年会数字站從四川廣元市區出發,驅車兩個小時左右,來到位於青川縣青溪鎮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入口牌子上寫著:“您已進入大熊貓國家公園,這裡還是世界本來的樣子。”
每隔幾公裡,路邊就有一塊動物通道的標示。“快看左前方!”順著唐家河管理處處長王露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山坡上,幾隻扭角羚望了望慢慢行駛而過的車子,隨即又低下頭安心覓食。
“它們不怕人類,游客和當地居民也不會傷害它們。”王露告訴記者,唐家河被稱為“中國低海拔森林生態系統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地區”,除了扭角羚,常見到的野生動物還有毛冠鹿、小麂、藏酋猴等。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水獺在溪流間嬉戲。
唐家河片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6.15%,被譽為“天然基因庫”,3800多種野生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這裡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也見証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這聲鳥叫出自紅嘴相思鳥。”早上9點,記者跟隨唐家河管理處巡護員馬文虎,沿著巡護樣線走進密林中。一路上,他對山裡的一草一木、每一聲鳥鳴都如數家珍。
“看,這塊土坡上的植被有壓過的痕跡,應該是扭角羚撓痒痒蹭的。”聽到馬文虎的介紹,記者上前仔細觀察,果真找到了一根扭角羚的毛。
從1993年至今,馬文虎就一直在唐家河從事野外巡護一線工作。32年的時間裡,他曾11次在巡護中偶遇野生大熊貓。
“偶遇野生大熊貓並不容易,直到工作的第十四年我才第一次見到,地點就在唐家河紅石河的麻山上。”馬文虎仍記憶猶新,“當時我正在觀察記錄扭角羚,無意間在對面山頭的一棵樹上,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
正好帶著相機,馬文虎花了兩個小時“摸”過去,幸運的是大熊貓一直在樹上睡覺。他一直拍到相機沒電,才戀戀不舍地悄悄離開。
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立,各項保護措施讓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逐步向好。巡護員偶遇野生大熊貓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在2025年度春季野外調查工作中,唐家河片區首次拍攝到3隻大熊貓同框畫面。
專家表示,大熊貓是旗艦物種,具有“傘護效應”。通過保護大熊貓,也能間接庇護唐家河其他生物及生態系統。
架設在白熊坪山脊上的一台紅外相機,3個月內拍攝到17種野生動物在此活動的影像,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黑熊等。這條“熱鬧”的小路,被形象地稱為唐家河的“春熙路”。
“今年上半年的野外調查中,我們共收集大熊貓生境信息1015條、同域動物信息1799條,39台紅外相機記錄大熊貓活動106次,進一步証實了唐家河片區作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重要地位。”唐家河管理處科研監測科科長肖梅說。
唐家河片區不僅是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物種的家園,也是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節點。
今年5月,唐家河管理處工作人員在青溪鎮首次記錄到黑翅長腳鷸的蹤跡。“在春季遷徙途中,黑翅長腳鷸被青溪鎮豐富的濕地資源、優質的生態環境所吸引,到此短暫停留覓食、休憩。”肖梅說,這標志著唐家河片區鳥類多樣性又添新成員,也為研究鳥類遷徙規律提供了新的觀測樣本。
“我發現了一根黑色的羽毛”“油點草的葉子是黃瓜味的”……今年暑假,2萬余名自然體驗者來到唐家河片區,在自然導師的帶領下,跨越山澗溪流,在林間小路徒步,尋找蘊藏在大自然中的無窮奧秘。
“紅外相機鏡頭要與獸徑呈45度角,布設高度大概1.2米,才能在動物觸發熱紅外感應后有足夠的時間拍下照片和視頻。”在劃定的野外觀測點,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青野生態負責人刁鯤鵬向游客講解紅外相機的架設要求,並鼓勵大家動手體驗。
我國國家公園實行分區管控,核心保護區嚴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區適宜的區域,可以合理規劃科普教育、游憩、生態體驗等活動,為公眾親近自然、欣賞自然、了解自然提供空間。
唐家河片區探索形成“管理處+社區+社會企業”的模式,由管理處提供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社會企業發揮市場活力,同時也為社區居民拓寬增收渠道。2020年,青野生態與唐家河管理處簽署協議,共同打造集科學研究、生態保護、公眾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自然教育中心。每年至少為青川縣3000名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自然教育服務。
近年來,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攜手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等院校機構,打造了自然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和野外觀測點,並推出了森林觀獸、巡護體驗、動植物科考等眾多生態科普體驗項目。
梳理最佳野生動物觀測點、培訓經驗豐富的野外向導、配備專業的夜視設備……一項項細致措施的落地,讓游客有了更好的“體驗感”,更好地滿足了游客的多樣需求。
“比如,我們設計了一項獨具特色的體驗項目——‘哨棚觀獸’。”刁鯤鵬介紹,哨棚原是當地村民為保護庄稼而搭建的看護棚,由於不少野生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哨棚是游客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的絕佳窗口。熟悉動物習性的社區居民為訪客提供講解服務,也可獲得一定的收益。
青野生態還將自然教育經營收入的一部分,用於支持社區野生動物肇事應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科普科研工作。
“讓游客‘走進來’的同時,我們積極地帶著唐家河‘走出去’。”唐家河管理處生態旅游管理科科長宋麗霖說,除了開展市場化生態科普體驗活動,還大力開展公益科普,每年為入口社區居民提供免費講解服務。世界環境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重要節點,在學校、社區、博物館等場所舉辦珍稀野生動植物圖片展,讓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唐家河管理處共開展線上線下各類科普活動30余場次,覆蓋5萬余人次。
“國家公園是展示我國生態文明保護成效的重要窗口。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自然教育,喚起公眾對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刁鯤鵬說。
“過去兩個多月,每天都有人來買蜂蜜,還有重慶、北京的買家通過微信跟我預訂。開箱取蜜、打包發貨,一天沒閑下來。”走進青溪鎮落衣溝村,村民蒲剛正算著今年蜂蜜收獲期的收入,按50元每斤的收購價來算,他家的200箱蜜蜂,差不多能賺5萬元左右。
落衣溝村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一般控制區內唯一的行政村。“蜜蜂養殖幾乎不影響生態環境。唐家河有黨參、刺五加、枇杷等300多種優質蜜源植物,蜜蜂能幫助植物授粉繁殖,以此為蜜源所產的蜂蜜品質好、營養價值高,能賣出好價錢。”落衣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勇說,現在村裡50多戶村民參與中華蜜蜂養殖,每年經營性總收入達到80萬元。
40多年前,唐家河是村民“靠山吃山”的伐木場。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成立后,位於唐家河腹地的前哨村和工農村,明確嚴禁從事砍伐等破壞森林的生產經營活動。1983年起,兩村陸續生態搬遷至落衣溝村、陰平村,為珍稀動植物的繁衍生息騰出空間。
2021年,我國宣布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落衣溝村和陰平村作為入口社區,逐步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之路。
眼下是養蜂淡季,蒲剛正在唐家河片區做護林員,一年還能多掙近萬元。“我們通過生態護林員、生態環衛工、社區共管共建委員會管理人員累計用工150余人,並定期組織村民參加生態管護、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唐家河管理處社區工作科科長吳波介紹。
每年夏季,優美的環境和涼爽的氣候,讓唐家河成為避暑納涼的勝地。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村民們紛紛開起農家樂和民宿,享受生態旅游帶來的“綠色紅利”。
肆季小院是一個農家特色花園民宿,今年夏季,接待了1萬余名游客,收入達到56萬元。“這幾天我們正忙著准備土雞、臘味等特色美食,准備迎接國慶節假期的游客。”民宿負責人許佳說。
陰平村黨支部書記羅成鵬介紹,截至目前,陰平村已發展民宿204家,去年旅游收入達4000萬元左右。
“未來,我們將以國家公園法為准線,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扎實做好科研監測、自然教育、社區共管等方面的工作,持續提升唐家河片區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唐家河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